济宁经济开发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不断拓展“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深度和广度,坚持系统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监督公开,创建“企业闲余”交易平台,深挖民营企业闲置低效资产,全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一流营商环境。
下好改革“先手棋”,激活“一池春水”。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则进”的原则要求,积极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区域壁垒,参照《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规程》,鼓励非政府采购工程、货物、服务项目以及未列入《目录》资源进场交易。2023年,为助力民营企业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激活“一池春水”,开设了“企业闲余”交易专栏,目前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由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逐步扩大到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民营企业闲置资产交易。研究制定《创新开展“企业闲余”交易实施方案》《7部门试点行动方案》,推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梳理《企业闲余交易申请表》等示范文本,实现交易标准化、规范化运作;建成包含“正向竞价和反向减价”竞价模式的“企业闲余”交易系统;建立市、县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企业座谈、入企走访等活动,摸排闲置资产底数;线上线下“双向驱动”宣传,提高平台知晓度和企业盘活资产意识。截至2024年5月,共计发布标的112个,挂牌价格21954.1645万元,成交标的81个,成交金额7866.584万元,有效帮助企业扩大了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了变现效率,降低了运营管理成本,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了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山东嘉合美居日用品有限公司电脑平缝机出让项目,历时960分钟网络自由竞价和3分钟限时竞价,经过11轮激烈加价后,最终以4.5万元高价秒杀成功,一锤定拍,增收率达275%,实现了“企业闲余”交易的开门红。
念好项目“服务经”,打造“绿色通道”。经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为全面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嫁接供需双向需求,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认真开展项目登记、时间确认、业务指导、信息发布等服务,对交易事项、交易流程和要素材料进行全面梳理,实现“需求在线提交、部门在线确认、系统自动推送、供需双向匹配”的交易服务模式。在项目注册、交易公告发布等环节,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交易过程全程记录、全程留痕。创新实施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实现业务办理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所有事项办理无积压、无拖延。同时建立项目双向需求清单,并在官网实时更新发布。嘉祥县机械厂有限公司闲置1800平方米厂房年租赁项目,通过对外发布租赁公告、吸引竞买人在线参与网络竞价,仅用了三天时间,以起始价28万元开启竞价,最终以年租赁价格30万元进行成交,增收率7.14%。
织密监管“制度网”,延伸“服务链条”。“企业闲余”交易平台已实现CA证书和电子营业执照扫码登录,CA证书可以准确识别交易主体身份信息,电子营业执照内置企业的身份信息,可以对企业识别,以及对法人、高管、自然人股东信息进行多维度核验,确保交易数据的安全性、传输过程的保密性,信用监管的有效性。通过“云视通”数字见证平台,强化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手段,对重点企业、业务流程、交易过程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预报。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一现场”的见证服务作用,通过电子清标、IP与MAC地址双比对等信息技术,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测预警自动化能力,规范交易主体行为。开辟一对一绿色服务通道,工作组成员帮办代办CA证书,项目创建、公告发布等环节全程跟踪指导,推动在业务受理、交易见证等各方面的精细化服务。统筹有序推进“闲余交易”向任城区、嘉祥县、高新区等辖市周边地区延伸拓展,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服务范围;将“企业闲余”交易类别由闲置生产设备逐步扩大到闲置物料、公寓、厂房、办公楼出让(租赁)和企业采购等交易,不断扩大平台业务覆盖范围。山东普信模具有限公司洗地机出让项目,以每台洗地机1万元起拍价,经过7轮出价,以每台1.5万元成交,增收率达50%,这是“企业闲余”交易首次跨区域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得知经开区“企业闲余”平台开通后,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闲余设备挂了上去,没想到还真卖出去了,价格还比预想的高,而且全程免费,真是一个助企为企的好平台。
下一步,济宁经开区将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拓展延伸“企业闲余”交易的内涵和外延,以“用心贴心”的细致周到服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满足各市场主体对公共资源交易的新期待,切实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