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线上、线下齐发力 “交易"“战疫”两不误

线上、线下齐发力 “交易"“战疫”两不误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作为提供交易服务的实体场所,办事群众多、防控压力大。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按照国家、省市有关会议通知精神要求,坚持线上优化交易服务、线下加强现场防护,对进场交易项目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项目紧急程度和市场主体需求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交易服务和疫情防控统筹协调推进。第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交易数1029个,交易金额166.2亿元,节约金额1.2亿元,增收金额4.9亿元。

线上优化交易服务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调整优化了线上办事流程,确保疫情期间交易项目顺利、高效推进。一是深化交易环节全流程电子化。1月17日,启用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在线支付系统,有效规避代理机构与评审专家的直接接触。3月22日,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了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发布、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26个节点的全流程“无纸质”、“线上办”,交易各方“零跑腿”。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风险;二是扩大“不见面”交易范围。产权交易和建设用地出让的网上竞拍环节,出让人、拍卖师、监管部门和交易中心自行登录系统见证竞拍情况。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的政府采购项目改为专家异地线上评审,同时调整评审专家的抽取范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三是扩大远程异地评审方式领域。针对部分评审专家可能来自外地的情况,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鼓励政府采购、综合交易项目的招标人采取远程异地评审方式;四是暂停线下业务办理。CA数字证书的办理和领取全部改为CA网上营业厅在线申请、邮寄领取,或通过“标立通”小程序应用虚拟版数字证书。投标人的质疑、投诉等相关材料全部转为线上提出或邮寄,相关招标人、监管部门线上做出受理决定、线上答复、线上处理等。

线下加强场所防护

根据交易中心办事人员易聚集、外地人员集中的特点,中心落实静态管控方案,加强人员管控和场地管理。一是加强工作人员内部管控。认真落实核酸检测周汇报制度,专人负责汇总,确保无一遗漏;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控。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评审专家及招标采购人代表、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严格落实疫情报告、人员隔离等要求,进入封闭评标区前必须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并做好登记;三是加强交易场所防护。每天进行场所通风、消杀、体温监测、人员信息登记和场所码、健康码、行程卡核查等工作、加大座位间隔、缩短工作时间、设置封闭隔离室。各业务科室做实做细防疫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