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金乡:“三盲一分散”实现政府采购阳光交易新突破

济宁金乡:“三盲一分散”实现政府采购阳光交易新突破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评审工作质量,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按照济宁市财政局、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关于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去标识化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6月1日起,对进入交易平台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货物和服务项目实行去标识化评审(“盲审”)。9月15日,金乡鲁西南战役全景化设备更新及设施提升项目(金乡县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布展提升多媒体改造项目)二期,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活动,该项目作为金乡县首个采用“三盲一分散”评标模式的政府采购项目,标志着政府采购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一是投标文件实现“盲投”

“盲投”,旨在消除投标文件中可能透露供应商身份的信息,使评审专家在评审时不受供应商名称、产品品牌等外在因素干扰,专注于投标内容的技术部分。在“盲投”模式下,投标文件有商务标和技术标两部分组成,供应商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将“明标”商务标和“暗标”技术标的两个部分分开制作,所有投标文件在格式上遵循严格的标准,在编制投标文件技术标时,不得出现供应商名称、标识及能够识别供应商的标记和内容,让评审专家无法从细节中获取任何与供应商相关的线索,真正做到“只见标书内容,不知标书所属”。

二是评审专家实现“盲抽”

采购人根据采购项目需求特点,科学合理填报所需评审专家的评审专业、人员数量、抽取时间、回避要求等内容。评审专家从山东省政府采购专家库跨区域中“盲抽”,随机抽取专家后,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系统自动向随机抽取的专家语音通知,专家回复确认参加的,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短信内容仅包括参加评审的地点及时间,不含参评项目信息,系统全程隐藏专家信息和项目抽取地域。

三是交易系统实现“盲评”

项目评审时,由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合格供应商符合法定数量的,评审专家依据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进行评审。在技术标评审阶段,投标供应商信息被全面屏蔽,评审专家进行暗标“盲评”,突出了技术内容专业化评审,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影响,真正实现了供应商不知专家是谁,专家不知供应商身份的“双盲”隔离状态。评标时,由系统自动汇总评审情况,评标委员会按程序确定中标候选人,可有效杜绝专家“照顾”特定企业,从源头避免可能出现的利益关联与不正当操作。

四是评审席位实现“分散”

为确保“三盲一分散”评审模式的顺利推行,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全面升级了封闭评标区和公共区域监控系统,新设了24个评标席位,增加了37台摄像机,将传统的集中式评审打散为席位制评审,实现开评标全程见证、全程留痕、可查可溯。

(一)本地分散评审。在中心封闭评标区内,分别设有独立的采购人代表评标室和评审专家评标室。评审时,根据角色不同,评标委员会成员被分配在不同评标室的不同评审席位上,实现了同标不同室、同室不同标,采购人代表和评审专家之间地理和物理隔离、互不见面。确需讨论问题时,可以通过音视频系统进行沟通,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二)远程异地评审。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本项目主场设在金乡,副场设在了汶上,通过区域间评审场地、评审专家共享共用,使各地评审专家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在本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加远程异地评审,有效解决本地评审专家数量不足问题,防范“熟人圈子,实现了主场评审专家席位分散和远程异地评标。整个评审过程中的交流协作均在线上完成,全程实时音视频监控,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的风险。

此次金乡县政府采购首例“三盲一分散”项目的成功完成,为后续政府采购项目的开展树立了标杆,将有力推动县域内政府采购工作朝着更加公平、阳光、高效的方向发展,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打好坚实的基础。(邓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