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聚焦政府采购领域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对标创新,助力县域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信息公开“零盲区”。为便于投标人提前做好采购活动准备,采购人发布采购公告前30天发布采购意向,实现采购信息事前公开;为强化投标人的知情权,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做到同频、同网站发布。在发布中标结果公告的同时公告投标人的评审得分和分析未中标人的原因、公告中标人的业绩、中小企业声明函等信息,实现事中信息透明;为确保项目实施,对合同签订和合同履约验收进行公告,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实现事后信息监管。
交易过程“零跑腿”。中心围绕减时间、降费用、减环节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的应用,让交易活动从“现场开标”走向了“网上直播”。从“线下”转为“线上”,投标人无需到交易中心办理任何手续,无需向交易中心提交任何纸质资料,逐步实现标前、标中、标后所有事项“全程在线、一网通办”。目前,“不见面”开标的全覆盖运行,大大降低了企业投标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切实优化了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提升了市场交易主体满意度。自上线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不见面”开评标项目666个。
市场主体“零收费”。中心对所有服务对象配备开评标室、办公用品、饮用水、空调等,全部免费使用。投标人通过中心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免费下载采购文件,同时免收所有采购类项目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让投标人“零成本”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实现各方交易主体“零收费”。
优惠政策“零死角”。严格落实中小企业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政策,从2022年7月1日起,将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限额以上采购项目预留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由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推广合同融资,打通“零障碍”融资渠道。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支持政府采购中标人凭借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以更优惠的利率向政府采购中标人提供融资渠道。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政采贷”融资1881.9万元。
见证服务“零接触”。中心为全面提高政府采购见证服务效率和质量,精心打造了独立评审环境,启用了电子见证室,实现了见证服务与评审工作各占一室,将见证服务与评审工作彻底分开。见证服务人员在见证室通过同步传输的音、视频,对各项目评标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呼叫器及时通知紧急事务,提醒规范言行,评审专家遇到任何问题,均可通过音视频传输系统线上“一对一”及时解决。此举真正让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由评标现场服务退至电子见证室线上服务,降低了代理机构对评审专家人为干预的概率。在见证评审过程中,除采购人代表、评标现场组织人员外,采购人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及与评标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评标现场。
优质服务“零距离”。畅通线上询问、质疑、投诉渠道,线上发送的电子资料与纸质文件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政府采购在线上询问、质疑、投诉功能开启的同时,线下询问、质疑、投诉依然正常受理。若供应商就同一项目同时提起询问、质疑、投诉,内容不一致的,将以线上为准。提起的具体时间不一致的,以先发送时间为准。供应商的线上“询问、质疑、投诉”提升了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是“数据多跑路,办事少跑腿”在政府采购领域再升级,降低了现场送达、纸质邮寄等投诉成本,提升了政府采购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了金乡县政府采购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将立足职责定位,强化履职担当,不断提升政府集中采购服务水平,继续对标先进,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模式,加快推动政府采购工作迈上新台阶。(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金乡分中心 邓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