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曲阜分中心多举措持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曲阜分中心多举措持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近期,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曲阜分中心立足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对标提升,多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公共资源各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深入实施“互联网+招标采购”,进场交易的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在建设工程、交通、水利、国土等工程领域全面实现所有交易项目从项目备案、受理登记、信息发布、开标评标、中标公示、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所有交易环节全部线上完成,市场主体“零跑腿”。

二是全面推行银行保函等替代保证金。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明确可以采用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银行保函、担保保函等任一形式作为投标保证,在交通、水利、国土等领域全面推行银行保函、保证替代履约、质量、农民工工资现金保证等;全面推行电子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鼓励使用电子保函实现在线投标保证和履约保证形式,为企业提供便利,目前保函率达80%。实行各类保证金结合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分级交纳。对于企业采用投标保证金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的,实现投标保证金自动生成虚拟账号线上缴纳与分类自动退付,退付环节全程网上办理。

三是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加大与各招标(采购)人的沟通联系,推动与济宁市级周边县市区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打破了物理时空屏障,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节约评标成本。今年以来,开展18项远程异地评标。其中,作为主会场7项;作为分会场,与泗水分中心、邹城分中心、兖州分中心、汶上分中心等之间顺利开展11项。

四是积极推行实施招投标“评定分离”。加大“评定分离”政策宣传引导,利用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评定分离”的文件通知,向社会介绍“评定分离”的操作导则和工作指引,确保招投标各方主体及时掌握“评定分离”办法;同时,加强与招标人沟通联系,主动上门服务引导招标人规范行使定标权,加强内部控制,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目前息陬社区三期B区配套、敬老院配电安装工程和息陬镇医院电力配套工程两个工程项目实施招投标“评定分离”模式。

五是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环节。进一步精简事项和环节,简化招标进场登记;取消行政监管部门、交易中心对招标信息发布审核和查验环节,由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通过电子交易平台直接发布,提高招标信息发布效率。全面取消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事前备案,推行交易文件标准化模板,在中心网站对外发布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电子标准文本,实行招标文件审核承诺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方式招标投标,减少招标投标层级,大幅度提高工程项目的招标备案登记效率。

六是完善提升平台功能,提升数字见证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见证效率和质量。进一步物理隔离评标区,升级平台基础设施设备,加大投入配置智能化设施,升级音频视频监控、电子门禁、电子储包柜、身份识别等系统和电子设施设备,提升现场管理科技水平,不断优化见证、场所服务功能,实现了所有交易项目从进场登记到开标评标全过程音视频在线实时监控、数字见证服务。

七是深入开展企业回访。中心网站营商环境专栏设有“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征集栏”,通过发布公告、邮箱、电话等公开征集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通过微信公众号经常性推送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系统操作指南、工作动态信息,加大政策宣传等。健全完善交易项目日常回访长效机制,常态化多形式开展企业回访,通过电话、邮箱、多层次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主题宣传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工程建设项目各交易主体进行走访回访,精准开展涉企便民政策措施宣传,倾听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交易主体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