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太白湖分中心立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职能定位,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工作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营造“时间更短、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更加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平台服务不断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市场主体满意度再次提升。
2024年上半年服务建设工程招标及政府采购等各类交易项目70项,总交易金额10.61亿元,节约资金3085万元。其中建设工程成交项目17项,成交金额9.89亿元;政府采购成交项目51项,采购成交金额0.69亿元;其他交易2项,成交金额293万元。
从交易类型的数量来看,政府采购类项目仍是主要交易类型,占交易总数的73%;建设工程类项目占交易总额的24%;综合交易类项目占交易总数的3%。
从交易金额来看,建设工程类项目占据主导地位,占交易总额的93%;政府采购类虽然交易数量较多,但单个项目的交易金额较小,占比7%;综合交易类金额过小,无法显示占比率。
为更好的做好服务,推出一系列服务标准:其中包括:
(一)围绕主体工作,服务重点项目,对列入区内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计划的项目,实行交易时间“倒排”机制,明确项目具体责任人,提前对接,主动沟通,做到目标、重点、措施、进度、责任“五明确”。
(二)强化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落实区党工委、管委会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决策部署,做好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全市招投标营商环境指标考核工作,上半年共组织开展3次考核排名,3次考核均获得排名第一的成绩。4月10日,完成全市首个综合交易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三)汇聚发展合力,做好深化改革工作推行“同类型小项目合并招标”,被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揭榜挂帅”任务清单,全省共七项,太白湖为济宁唯一。3月29日,《活机制、强平台、提效率、优服务,跑出项目招标加速度》被《济宁改革》微信公众号推广。
(四)推行“1+N”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助力交易市场公平竞争,积极推行跨省、省域内、县市间远程异地评标,扩展朋友圈,6月19日首次与广西柳州完成跨省远程异地评标,上半年完成39项远程异地评标,主场18场,副场配合21场。
(五)数字见证,不断提升交易项目见证服务水平,分中心依托济宁市交易中心开发的数字见证平台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反馈“一张网”布局。
下一步,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太白湖分中心将扎实做好项目交易服务各项工作,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助推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发展,努力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竞争有序、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行业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