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见证+远程异地评标”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太白湖新区分中心又有新动作

“数字见证+远程异地评标”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太白湖新区分中心又有新动作

      为进一步建设“阳光型、服务型、便捷型”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推行交易项目远程异地评标,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功能。6月16日,随着太白湖新区渔皇路老运河桥、道路和管廊建设项目(河都路-车站南路)段电力隧道(顶方涵)工程(施工)项目远程异地评标顺利完成,我区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进入常态化模式。

1.jpg

      远程异地评标交易方式,就是借助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远程评标系统、远程音视频系统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物理时空屏障的束缚,将分散在主副两个场地的评标专家串联起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完成异地同步评审、在线交流讨论、同步打分等评标工作,并由电子评标系统自动汇总评标结果,最后由两地专家利用电子签名完成评标报告会签及结果确认。同时,远程异地评标平台系统对音视频资料进行电子存储,全程留痕、可查可溯。

2.jpg     本次远程异地评标主会场设置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分会场设置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由招标人在11个分中心随机抽取确定。通过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招标人随机抽取5名评标专家(主场评标专家3名、副场评标专家2名)组成评标委员会,分别在主场和副场进行独立评标。交易中心人员利用月初上线的“云视通”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平台,实时关注评审全过程。行政监督部门通过监督平台同步在线监督主副场评标情况,对整个评标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有效避免了相关人员的往返奔波,提高了评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各市场主体的招投标成本,同时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隔离,规避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风险,从源头上强化了廉政风险防控,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

3.jpg      下一步,我中心将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继续加强与各县区分中心的合作,积极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活动,将异地评标交易方式日常化,并积极争取在省内各地市实施远程异地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