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紧扣交易主体需求,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持续加大服务力度,通过为交易主体提供“一体化运行、一条龙办理、一站式归集”服务模式,不断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一体化运行,拓宽服务渠道。一是服务站一排。推行“一窗受理、全员联动”工作机制,所有交易事项统一在受理登记窗口进行办理,具体承办科室负责对应板块的相关工作,各科室即时信息共享,服务“站一排”,确保快速、畅通的信息流转和业务流转,有效压实岗位职责,提升交易服务效能。二是多渠道受理。保留线下受理渠道,实行线上线下渠道的有机结合和协同,明确受理的具体流程和要求,确保受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方便交易主体反映诉求。三是全时段服务。构建8小时工作内、8小时工作外、周末节假日服务“三位一体”延时服务模式,确保为交易主体提供“不打烊”服务,推进交易主体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回复”。
一条龙办理,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全覆盖告知。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咨询与答复制度,指引相关主体使用电子交易系统事项办理咨询事项,限时一次性全面准确地告知服务对象所要办理事项的依据、时限、程序、所需的全部资料以及不予办理理由。二是设立帮办代办专员。针对重点项目,设立帮办代办专员,专员量身定制服务保障方案,明确交易流程、时间节点、责任科室等事项,提供交易全流程的帮办代办服务,确保项目交易顺畅。三是跟踪回访评价。制定回访制度,将交易主体回访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通过回访工作,强化与交易主体桥梁纽带关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优化,不断提高交易主体满意度。
一站式归集,强化服务应用。一是推行“一键归档”。从项目受理、公告发布、开标评标、中标公示到合同在线签订全流程档案通过业务系统自动推送至电子档案系统云端存储,有效解决传统纸质档案检索效率低、保存成本高等难题;二是数据抓取提效能。通过对交易项目在办理时限、招标文件发布、招标文件澄清与修改等方面影响交易周期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发现影响交易活动周期的因素,通过取消非必要环节、压缩内部流转周期等精准措施,推动交易时限压减;三是数据分析优服务。依托市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对投标企业的参与频次及其年度投标活跃程度、中标企业具体业绩等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建筑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建筑业企业精细化、定制化服务体系,推动区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