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平台融合 营商环境再提升

平台融合 营商环境再提升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以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济发改公管〔2021〕218号)要求,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与电子监管系统、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融合提升,不断优化交易流程,助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一、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便利度

“只要一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同时参加济宁市各地不同交易项目,完成电子交易环节中的登录、招投标文件签章、招投标文件加解密等投标、开标相关、在线异议与回复等操作,流程极为简便,省钱省力又省心。”近日,山东兖州建设总公司市场部部长王经理表示。

济宁市大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便利度,在市中心的支持下,兖州区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已全部实现“全程线上走”,市场主体不跑路、交易不见面,降低了时间和资金成本;电子档案归集和投标保证金收退实现自动化,电子交易更便捷;全面应用公共资源评标专家费在线支付系统,避免了代理机构与评审专家的直接接触,防止了劳务报酬发放过程中的廉政风险。

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电子监管系统”

目前,市级各行政监管部门已建立完成电子监管平台,区级各行政监管部门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电子监管系统”,实时动态监管和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对交易过程信息的全面记录,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同时,通过系统融合,大大提升了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推动了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监管到位的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监管机制的建立。

三、“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济宁市通过整合住建、水利、交通、自然资源各领域的信用信息,建立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公开8900余个交易主体的信用信息和诚信得分。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融合,将信用信息和诚信得分在评审环节作为加减分因素予以应用,全市范围内的项目在公开招投标时,企业诚信状况在评标阶段由评标委员会组长操作“获取信用得分”,评标系统根据投标人代码、投标人名称,自动获取信用得分,信用考核和分值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投标单位牢固树立信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