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我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解读关于争创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有关政策。
近年来,兖州区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日益优化。2020年,兖州区代表济宁主城区参加了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并成功完成参评任务;在山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取得全省第11位、济宁市第1位的优异成绩。
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审批业务“一窗受理”,整合简并共性申请材料“一表申请”,关联服务事项“一链办理”,预约、前置、上门服务及办事回访等“一线落实”,业务办理不断提速增效。
推进“异地通办”服务。与100多个省内外县(市、区)合作,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申报指导、异地帮办代办、远程视频会商收件、申报材料、证照寄送等服务,实现“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
实施“双全双百”工程。围绕服务企业和民生,梳理出100多项需求大、关联度强、办事频率高的事项集中办理。医保推行“码上办”、政企服务“零见面”。人社业务推行“网上综合柜员制”,所有业务“一网通办”。
涉企审批流程“秒批办”。企业注册登记、发票申领等近10项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秒批”5分钟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四个阶段审批流程并行办理,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不超过28天。
积极推行“承诺制+容缺办”、投资项目“豁免审批”改革。率先推进食品经营领域承诺制改革,实现“拿证即营业”,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即时办结、现场发证。
精心打造“兖周到”帮办服务品牌。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作、业务闭环”的志愿服务帮办代办体系,组织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团队对接企业项目,全程帮办、免费帮办、供需对接、一帮到底成常态。
设置志愿服务岗、零号窗口等,专为群众提供预审、业务咨询等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设立“惠企之窗”,为企业了解政策提供便利。设置“找茬窗口”“办不成的事”反映专窗,认真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到有访必应,有信必复。
兖州区将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基层办理,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率先打造三级联动“一体化”服务模式,建立区镇村三级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资源共享,三级联动服务。区政府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覆盖全域的区、镇、村三级“为民服务中心”。投资1000多万元, 场所建设实现“五有一能”,即: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网络、有设施、能办事。实现管理模式、建设规模、进驻事项、网络平台、运行规范“五统一”,实现“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镇”。
新闻发布会上,区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人社局、税务局有关负责人分别从科技创新、不动产登记、优化劳动力服务、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