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按照区“放管服”改革办公室及市中心要求,积极为各方交易主体办实事,紧紧围绕“业务办理流程能精则精、办理环节能减则减、办理资料能少则少、办理时限能缩则缩”,通过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领域实行“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降风险”的服务组合拳,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各方交易主体办事成本,提高了交易主体的满意度。
一、减环节
着力关注项目进场登记、场地预约申请、公告(文件)发布、评标专家抽取、保证金及利息退付等高频事项,采取合并、简化、对接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等措施,实现进场登记等多项服务环节传统的线下办理转为线上服务,进一步简化了兖州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的办理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
二、减材料
中心立足服务职能,通过换位思考,切实站在服务对象立场思考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流程,以服务对象和市场主体便利为目标,以“方便快捷”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精简受理所需资料,除必须提供的要件外,不再额外要求收取办件材料。重点项目、扶贫项目、民生项目按照“能快则快、能简则简、能优则优”的原则,倒排招投标时间节点,确保项目及时投入建设。
三、减时限
对进场项目,在依法依规的情况下,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当日办结制”,交易过程全程记录、全程网上留痕。中心建立“节假日+工作日”的工作服务制度,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只要服务对象有需要,节假日皆可办理,做到工作不间断、“零拖延”,切实解决交易主体“随时办”、“急需办”的需求。
四、减费用
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推进“不见面开标”全覆盖,完全消除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电子与纸质并存的“双轨制”投标现象,为交易主体节约了大量标书印刷、路途往返等相关费用。同时,积极推动电子保函使用,通过推动银行与投标保证金及利息自动退付系统对接,优化提速投标保证金退还工作,减轻投标人资金压力。
五、降风险
中心加强在区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开标区、评标区等交易现场的管理,升级监控设备,对开、评标区域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电子化动态监控,全程录音录像,建立了数字见证系统,在评标区外专门开辟数字见证室,派工作人员对全过程进行见证,通过技术及制度措施严防交易过程受到干扰,降低廉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