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区公共资源交易廉政建设,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通过廉政教育日常化、“互联网+”以及工作程序化,紧抓狠抓作风纪律建设,扎实推进区公共资源交易廉政建设,推动区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一、廉政教育日常化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提高单位全体人员的廉政意识,分中心以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大力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教育警示标志张贴上墙,随时提醒全体人员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不踩红线;牢牢把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契机,紧扣廉政主题,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参观区廉政教育中心、参与区法院庭审,利用身边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着力增强全体人员的纪律意识、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将廉政教育“日常化”,筑牢思想防线,做到防微杜渐。
二、“互联网+”
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系统,目前,兖州区进场交易项目已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 济宁市投标保证电子保函系统”的推进应用,大大减少了市场主体与中心工作人员不必要接触;在做好交易服务的基础上,将交易平台与行政监督部门进行对接,通过行政监督平台有效联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将开标、评标等关键环节的信息数据实时交换,交易全程网上操作、留痕可溯,让行政监督部门实时、在线全程进行监管。“互联网+”方式营造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证了整个交易活动能够在阳光下运作。
三、工作程序化
为规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运行,分中心坚持用制度管事,把制度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抓紧抓实。分中心通过聚焦公共资源交易廉政风险点,紧盯交易服务工作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梳理剖析潜在风险,结合自身职能,坚持以服务交易主体需求为导向,以各类交易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依据,陆续制订了《兖州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流程》、《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室管理制度》、《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库及随机抽取系统管理制度》等细则,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流程,建立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准实施流程,从内部管理、廉洁自律、操作规范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并注重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使场内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